今年73岁的李玉凤,是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华园中区的网格员。她走路带风,干净利落,与多数人心中的老年人形象相差甚远。在花园街社区,她是“万事通”“调解员”“主心骨”,年长者亲切地喊她“玉凤”,年轻人尊称她“李姐”“李姨”。在平凡的日常中,她总是一边应答专业炒股配资网,一边为居民服务,一眨眼就是20余年。
“李姐,我今天早上给俺妈打电话她一直没接,你能去家里帮我看看咋回事吗?”“好的,我马上就去。”8月7日上午,李玉凤接到邻居的电话,她一边应答,一边放下手中的活儿,一路小跑往老人居住的楼栋赶去。
李玉凤三步并作两步,顾不上衣服已被汗液浸湿,上楼敲开门,看到老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,她才放下心来。“你妈妈的状态很好,电话在另一个房间放着,她没听见铃声……”她向老人的女儿报了平安。
退休20多年来,李玉凤的生活节奏可以用“充实”二字概括。2015年之前,她在山阳区艺新街道从事网格员工作,为600多户居民提供服务。2016年,她64岁,本想着享受清净的退休生活,却又被邻居们推荐当上了华园中区的网格员。
华园中区一共有5栋楼、286户,其中常住户230户。李玉凤是这个小区的居民,不仅对每一户都熟悉,对小区里的角角落落也熟悉得很。她说,当好一名网格员,要承担起管理楼院环境的责任,要服务好每一位居民。
早些年,华园中区环境脏乱差,配套设施不完善,像个大杂院,居民意见很大。在解放区实行的“美丽楼院”建设中,李玉凤结合楼院实际情况,一户一户做工作,带领大家铲除“自留地”,修建小花池;腾挪空地,规划公厕;清除障碍,平整路面,直到楼院大变样。“咋会没矛盾?住户不理解,我就下功夫上门讲政策,直到讲明白为止。”李玉凤说。那段时间,她白天带领群众加班加点干活,晚上上门为住户讲政策、分析利害关系,争取到大家的积极配合。在最短的时间内,华园中区圆满完成改造任务,获得了“美丽楼院”称号。后来,李玉凤又带领大家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,为小区通了暖气。8月7日,记者在华园中区采访时看到,小区路面整洁、路灯完好、排水通畅,老旧小区焕发着勃勃生机。
服务群众,还要有不怕得罪人的胆量。李玉凤是个急脾气、热心肠,看到有不文明行为,她总要上前“说道两句”;得知小区住户之间有矛盾,她总要上前去调解。为此,她曾得罪了不少人,有人甚至说她“多管闲事”。但是,时间长了,李玉凤成了邻居们的“主心骨”。小区里的麻烦事,大伙都喜欢找她“评评理”。“我是刚嫁进门的媳妇,和公婆住在一起,烦恼可真不少。我曾因家庭琐事和婆婆闹矛盾,找李姨调解了几次,如今,我和婆婆心里的疙瘩都解开了。”一名小区居民说。
家长里短、日常琐事,为了服务好小区,李玉凤长年保持“24小时在线”,费心费力,但她毫无怨言。老旧小区改造后,华园中区安装了门禁系统,每天23时落锁。落锁后,成了李玉凤最操心的时候。她说,自己睡觉轻、居住在一楼,小区里有动静她总要出门去查看一番。小区里居住的老年人多,夜间拨打120就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,这更是一分钟都不能耽误的大事,必须随叫随到、随时开门。“并不是李姐离不开这份工作,是小区里的居民离不开李姐。”花园街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毋曼玉这样说。
从50岁到70岁,从山阳区到解放区,从艺新街道到焦北街道,变化的是年龄、是服务地点,不变的是为居民服务的满腔热忱。记者忍不住问李玉凤,打算继续为居民服务多久?“只要身体条件允许,居民还需要我,我就一直干下去。”她说。
(记者梁智玲)专业炒股配资网
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